各位好,我是香香,欢迎收听迟早更新的第220期,这也是舌年春节迟早过年的第7期了。今天是正月初六,是开市的日子。在这里祝各位开工顺利吧。
各位好,我是任宁。那么以似舌年春节的迟早过年系列节目《身边的自然》,这就是最后的一期了。祝大家怎么说新年新气象吧。
那么说到新气象呢,今天这期就是关于气象的。前六天我们谈了花、鸟、虫、鱼、树、兽,今天是关于云的。要涉及到的书呢,就是这本《云彩收集者手册》,作者是嘉文·普雷特·平尼。
不知道为什么在北京天文馆馆长朱敬为这本小书做的序言里面,他提到作者嘉文·普雷特·平尼是英国知名记者。可能是因为普雷特·平尼创办了一本杂志,但这位老兄其实不太适合被称为知名记者这种严肃的称呼。他的杂志叫做《闲人》,其实相当有趣,也具有一定历史,从93年创刊一直至今。
普雷特·平尼这个人特别喜欢看云,甚至成立了一个赏云协会(Cloud Appreciation Society)。而和他共同创办这本《闲人》杂志的Tom Hodgkinson,曾写过一本书叫做《How to be Idol》,也就是《如何当一个闲人》。那么收集云彩或许就是答案之一吧。
那么,什么叫收集云彩呢?《云彩收集者手册》所说的收集者云彩又是什么?我在第213期的听众反馈中谈到过收藏者这个话题。就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去拥有或者垄断一种风格。但当你尝试过某种风格,借用过某个元素后,那一刻它便成了你的一部分,你就在清单上打过一个勾。这种所谓的拥有,并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连接,是对你内心世界的一个拓展。我觉得,收集云彩也是类似的感觉。
这本书的序言里面是这么说的:收集东西并不等于要拥有它。你甚至可以也不用想如何抓住它。你要做的只是去看、去记录。这本《云彩收集者手册》有一种可以说是英国人的严谨和幽默感的混合。它对每一种云都给了一个分数,你看到了某种云,就可以加上这个分数,然后你就可以跟别人比谁的积分比较高。
而且我之前不知道,原来云也是讲究分类的。虽然不是生物,但也是类似生物命名的二分法,同时用拉丁文进行命名。大多数的云都被归到十个主要的类中,而这些类下面又会进一步被划分成种和变种。你如果看到了哪一种云,就可以做下记录,获得相应的积分。自然,越稀罕的云,分数肯定越高。这听上去跟观鸟非常像。
不过,云并不像鸟或者植物那样,有很多区域性的特有种。你并不需要跑到特别的深境里才能看到,相信全世界的云应该大差不差,都差不多吧。所以这本英国的云书其实也可以直接在中国用,里面说的云我相信在中国也能看到。
是的,我觉得这点就非常棒。因为有的时候我读那些国外的作品,尤其是很多自然文学,当然非常不错但被描写的动物植物对中国读者来说实在太陌生,很多时候很难产生代入感。云的种类在这本书的分类系统里面比生物要简单得多,书中的许多云我能记忆起,确实有一定的代入感,就仿佛我曾经看到过类似的云,那种“原来这个云叫这个名字”的感觉。
而且他们对于云的叙述我觉得也很有意思。我特别喜欢这本书里关于破片云的描述。破片云属于雨层云这个类,书里是这么介绍的:“如果你遇到破片云,不要太过兴奋。当你看到破片云的时候,很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因为它们可不怎么好看。破片云盘旋在雨云下方的饱和大气中,就像是云彩世界中的小流氓,在星期六的晚上坐在麦当劳外面消磨时间。” 云彩的这些黑色碎片,严格来说归类于碎层云。它们让天空笼罩着不祥的气息,由于所有的水分都从降水云下方穿过,所以这片大气会变得非常潮湿。只有最轻微的上升阵风才能使空气冷却,使其中的一些水分凝结成微小的水滴,以一缕缕云的形态徘徊于空中。
如果你看到可怕的天空下挂着一些深色的破片云,却没有下雨或下雪,那么你可以肯定的是降水很快就会到来。在云彩世界中,破片云能够提供五分钟内降水的预警。与成群在街头逗留的小流氓一样,破片云之所以看上去不祥,很大程度上跟它们的环境有关。
云彩的破片只要足够厚,就能遮挡住一些光。于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云彩就比上方厚厚的暗色云云更暗。如果不看它们所处的险峻环境,破片云就只是鲜弱的几缕小云彩。这就像青春期前的14岁少年,他们一旦从群体中抽离,脱掉连帽衫,就不过是小小少年。
写的还挺可爱的。而且我觉得英国就是看到破片云的几率特别大,是的,因为天气不太好。知道更新毕竟是泛科技博客,这期说到云,就让我想到我们经常在说的什么云计算云存储里面的云。
虽然说最近可能大家都去聊AI了,聊云的人不多,但是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你想除了云计算云存储之外,你很难找到另外一个词是把自然和技术如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云这个词的来源现在就不可考,那它其实最初是被用来表示复杂的一些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抽象化的或者说你不必去关注具体细节的一些网络的部分。
那么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电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就开始用一个云的图标来表示这些部分。那么在网络的踏步图里面,这是一种比较便捷的可视化的方法,用来简化一些概念。然后我能够查到的是在1996年,一家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公司叫Compact,我在很久以前还买过他们家的电脑,那么他在一份业务计划里面就提到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个词。
我还去看当时那份原始的这个文件的印稿,确实这么说的。那时描述的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服务,我觉得可以算是现在这个亚马逊AWS的一个雏形。一个隐喻吗?是的。虽然不知道是谁先提出了云这个比方这个隐喻,但这个用法能够被广泛的接受,肯定是他说对了什么。他触及了一种深刻的真实。
云如此日常,如此无所不在,他的存在是那么的确定而不容置疑。你也许一天都没有抬头看云,但你知道天上某个地方肯定有云。云是很长的,它平凡到几乎被忽视,但非常的复杂。它没有固定的,没有具体的形状,变化多端,但看似它高高的悬在空中,跟所有人都没有关系。
但实际上,刚才你读破片云的时候也说到了云所承载和浴室的气象,又跟云底下的所有人,以及像我们前两天谈到的这个花鸟、鱼虫、树兽,跟这些东西都密切的相关。所以云计算这个说法其实是非常贴切的。
那话说回来,这有关和无关,其实有点像你一开始说的这个贤人。我觉得贤人就是那种跟很多事情都没有关系的人。 没有人会去找贤人,所以你才能贤嘛。 但是与此同时呢,可能正因为这种疏离,贤人又可以随时跟任何事情相关。就好像很多年前的那个电视剧叫贤人马大姐,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或者刚刚的这个破片云里面说的,就是在麦当劳外面无所事事的小孩。这个贤人,某种程度上就像云啊,自由变化不固定,但是却始终在场。是的,你总结得很好。
那其实这也是我们想做这一系列身边的自然节目的,可以说是个发新吧。过去的一年很多事情都发生,然后许多朋友,我可能都过得不太算太如意吧。但是无论发生什么,当你抬头或者稍稍停下脚步,就会发现你并不孤独,自然始终在你身边。
那些超越我们如此短暂的生命的古老而恒长的那些东西,那些事物,一直在周而复始地发生着。它们是微妙而隐秘的,似乎是无关红旨的,也无法影响什么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我觉得它里面深藏这种更为本质的意义,它能够给人带去慰藉。
它们可以告诉你,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么的有趣。而且这是一个早在你经历的种种,早在人类社会的各种美丽与丑陋之间便已经存在,并且即将一直存在下去的这么一个世界。
我们作为人这一辈子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了,但是说到底,无非就是到这个世界上面来来走一遭,无非就是去尽力地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它,并且把它保护好,留给未来的更多人。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我觉得都是次要的。
很多我们的焦虑或者恐慌啊,就是你可以说是都来自于不确定。就是你发现了那么多事情都是确定的,都在踏踏实实的运作。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但是对我自己来说的话,观察体验思考身边的自然,就好像是真正接入了这样一个更宏大的系统,就跟它同步了。我觉得至少能给人最基础的安心感,是的,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感受。
我记得约翰密尔说过,每一个自然的物体都是前往神圣的车票。所谓的前往神圣的车票,原文是A Conductor of Divinity,Conductor 是个导体,对吧,是一根导线把你引过去。这当然是一种基于基督教的观点了,我们都不是基督教徒,但是我似乎能够明白他想表达的东西。我觉得可能跟你刚才说的那些意思,有点类似。
那么话说到这里,今天的节目也就差不多。今年的迟早过年也就要到这里结束了。您刚刚收听的是迟早更新的第220期,这是一档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混沌关系的博客节目。我们鼓励您给我们留评论或者写来邮件,我们的电子邮箱是embris at wearewons.com。
那么欢迎您去迟早更新的网站上面,看看每期节目的延伸阅读。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呢,也请向可能会喜欢他的朋友们去推荐。我们希望通过迟早更新,能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
好,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以下是播客内容中提及的主要书籍、人物及组织的参考资料链接(基于提供的搜索结果整理):
1. 《云彩收集者手册》
- 作者: 加文·普雷特-平尼(Gavin Pretor-Pinney)
- 豆瓣读书(书籍简介与读者评价)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4390/
- 译林出版社(书籍目录与推荐理由) https://www.book345.com/detail/9787544771344
- 三联生活周刊(译者解读与内容亮点)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artId=78491
2. 加文·普雷特-平尼(Gavin Pretor-Pinney)
- 维基百科(生平与作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加文·普雷托尔-平尼
- 创办《闲人》杂志(理念与历史) https://boyamedia.com/category/detail/17426/
3. 赏云协会(Cloud Appreciation Society)
- 创立背景与宗旨(播客中提及的“糙面云”命名贡献) https://boyamedia.com/category/detail/17426/
4. 《闲人》杂志(The Idler)
- 杂志理念与创始人汤姆·霍奇金森(播客中提到的“闲人生活方式”) https://www.wikiwand.com/zh-cn/articles/The_Idler_(1993)
5. 汤姆·霍奇金森(Tom Hodgkinson)的《How to Be Idle》
- 相关背景(播客中提到的“如何当一个闲人”) https://podcast.weareones.com/episodes/220
6.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的推荐
- 书籍序言引用(《云彩收集者手册》序言作者)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artId=78491
7. 云计算的历史(Compaq 1996年文件)
- 播客中提到的早期“云计算”概念 https://podcast.weareones.com/episodes/220
其他相关
- 云的分类与科学知识(世界气象组织标准)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artId=78491
Generated by gh-pages-transcript